立即打开
株洲神农公园、栗雨广场24小时能借书
2015-01-05 09:57:32
  
红网

市民在神农公园24小时自助书屋借阅图书 记者 汪成 摄

株洲市民在神农公园24小时自助书屋借阅图书(记者 汪成 摄)

株洲晚报1月5日报道  “周末剧场”总有最新戏剧在周日晚上等您观赏;逛公园休闲,您也能在几秒内刷卡借阅图书;即使待在社区,除了看公益电影,您还能免费观看群众文艺团队的歌舞表演……回首刚刚过去的2014年,您会发现,市文广新局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与文化惠民举措,给我们的生活添了不少精彩。

家住石峰区田心街道办事处的张女士从小爱看书,至今保持着每月读10本以上书籍的习惯。爱看书是好事,可张女士也有苦恼,由于株洲市图书馆的公共借阅设施没有延伸至田心,“想看的书一般只能从网上买”,而有些成套的图书及新出版的著作,价格不菲,买得多的话也是个不小的负担。

最近,张女士听说了件喜事,24小时自助书屋即将在田心安家。她只需从家步行几分钟,就能在拥有2000多册图书的书屋里挑选借阅。

像张女士一样在家门口就能借阅图书的情景,在株洲市并不鲜见。市图书馆馆长黄小平介绍,目前,市图书馆在芦淞区神农公园、天元区栗雨休闲广场,分别设置了24小时自助书屋,市民出门逛公园或在广场散步休闲时,也能快捷地办好读者证,并尽快借阅到喜欢的书籍。“将来我们还会在城区增设几个点,让市民在家附近借到书成为常态。”黄小平说道。

113支业余文艺团队“评星”

去年11月,市群艺馆在全市推出了“社区大舞台”活动,组织了113支业余文艺团队参加星级评定文艺汇演。这些文艺团队在河西湘江风光带露天剧场为市民表演。此外,他们也以“社区大巡演”形式,以流动舞台车为载体,在全市各社区进行了16场巡演。“这种规模的群艺演出,以及惠民力度,在以前是没有过的。”市文广新局局长吴安浩说。

“1999年的时候,整个株洲的业余文艺团队只有寥寥几支。”吴安浩介绍道,而目前,我市有1286支业余队伍。今后,市文广新局将培育社会力量办群众艺术文化,而社会力量发挥管理职能。“对于优秀的团队和节目,政府给予资金等方面的支持。以此来带动市民参与文艺创作的兴趣,让市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文化创建工作中来。”

吴安浩表示,今后将把社会力量办群众艺术常态化、品牌化。“让市民经常能欣赏到优质的文艺表演,让它成为我市文化的一张名片。”

打造株洲第一部音乐剧

吴安浩介绍,2015年,市戏剧传承中心重点与北京团队联手,打造株洲真正意义上的首部音乐剧《垃圾宝贝》,“打造专属株洲的文化品牌。”

市戏剧传承中心是由市艺术剧院主体划转而来,而艺术剧院是由原市花鼓戏剧团和市歌舞剧团合并组建,这是两个有着50多年辉煌历史的老剧团。

市戏剧传承中心主任肖鸿斌介绍,这部音乐剧是我市戏剧传承中心成立之后的转型之作,是首次与数家民营戏剧团体联合制作的音乐剧。在创作、制作、管理与市场推广上借鉴了百老汇音乐剧的运作模式,选择了观众喜闻乐见的校园励志主题与歌舞形式。该剧预计2015年春节后亮相,并在全国巡演,届时我市市民可以在神农大剧院等场馆欣赏到该剧。

【对话局长】“四馆一中心”建设有了时间表

记者:“四馆一中心”(市博物馆、市图书馆、市群艺馆、市美术馆,以及市戏剧艺术传承中心)深受市民关注,您能说说它们的新建或改造方案吗?

吴安浩:目前,我市的核心文化基础设施大多规模小、设施陈旧老化,滞后于国家对文化设施馆舍的相关标准,也难以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。在市委、市政府多方调研论证下,已经敲定了文化设施的新建、改造方案,并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。目前,正在抓紧实施。

根据方案,市博物馆、市美术馆将入驻神农城的神农文化艺术中心,并加挂神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牌子。在职教城内新建市图书馆主馆,另设3个分馆。市群艺馆、市戏剧传承中心,将与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整合在文化园内。

记者:有具体的时间表吗?

吴安浩:位于云龙职教城的市图书馆新址建设已破土动工,按照目前的进展,2015年可实现市博物馆、市美术馆搬迁;2016年,市群艺馆和市传承中心完成搬迁工作;2017年,新建的图书馆竣工并投入使用。

【数据】

最新数据显示,株洲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达到137亿,占GDP的比重上升到7.03%,居全省市州第二位。从目前来看,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3%,而株洲市是其两倍还要多。就全省而言,湖南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%,我市也超出不少。

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年应完成199个村共3383户,已全部完成。

市、县两级公益演出全年任务是662场,现已演出796场,占年目标的120%。

城市公益电影放映500场,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8948场,完成全年任务。

送戏下乡近900场,周末剧场实现每周1场。(记者李军通讯员祝樱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