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打开
汨罗七旬老汉守护烈士墓50载 欲帮其寻亲
2015-01-06 14:12:25
  
红网

汨罗七旬老汉守护烈士墓

红网汨罗站1月6日报道  75年前,汨罗市古仑乡正处于战争时期。这一年,村里迎来了一支摧毁日军在古仑乡附近的供给线的军队。其间,连长黄镇求身负重伤,最终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。上世纪60年代,村民虞文华义务守护起这位抗日战士的墓茔,前后算起来有50个年头了……

为抵抗日军连长壮烈牺牲

今年79岁的虞文华是土生土长的古仑乡村民,同时也是革命家属,比自己大5岁的亲哥哥就是战死在朝鲜战场上。他是从小听着长辈讲革命故事长大的。虞文华至今忘不了那段“红色岁月”。

古仑乡位于汨罗江支流罗江流域的上游,由于跨越支流就能快速达到战场,此路就成为了日军从武汉通往长沙的粮食、弹药临时水上供给线。1939年,这里来了一支特别作战队,奉命切断日军通往长沙的这条供给线。鬼子为了保护供给线,每次都会对周边的军队进行扫荡,从早上开始到晚上基本就没有停过。

黄镇求是这支作战队的连长,为了切断日军的供给线,黄镇求率领二连遭到了日军猛烈的攻击,战况非常激烈,黄镇求也身负重伤,被寄养在同村的胡宗宝家。”虞文华说。

随后,黄镇求的连队接到上级命令,转战营田战场,黄镇求因伤势太重,在途径古仑乡金河村时,只能留在那里养伤,可最终还是因伤过重而牺牲了。黄镇求的妻子和他的战友闻讯赶来给他送行。“他们围着坟墓左绕三圈,右绕三圈,然后举枪对着天空鸣七枪。”

受母亲嘱托,看守烈士墓50年

近日,记者在古仑乡的金河村,见到了虞文华所说的黄镇求抗日战士的墓茔。

墓碑上的碑文清晰可见:“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五月十一日立墓,故第六十师野补团第二连连长黄镇求”30余个大字。“旁边的一座墓也是同时期死去的军官叫罗齐。”虞文华指着一旁已经缺了一角的石碑说道。

20多年过去了,两座抗日烈士墓立在山坡上,风吹雨淋,没人添新土,周围荒草也多了。“儿子战死在朝鲜战场上尸体是否有人收?有没有人祭拜?”这成了虞母的心头痛。知道村里有两个抗日烈士士墓,她将情感寄托在此。从此之后,应母亲的嘱托,虞文华担起了看守抗日战士墓的担子。

古仑乡联校的校长胡志明说,虞文华家并不富裕,但为了守护好抗日烈士墓,他付出了很多。“这里的土都是虞文华翻新的。”胡志明说,当时虞文华最多一天担了10多担的新土,有一次不小心被草绊倒,连人带土都翻下山坡。

1980年的一个上午,虞文华照例去看护抗日烈士墓,发现墓碑被盗走,他四处寻找。经了解,原来一个同村的邻居将墓碑带回了家中。虞文华狠狠地批评了这名村民一顿,将墓碑带回了坟上,并向村里领导提出保护抗日烈士墓及周边树林的建议。

虞文华的老伴说,他每逢过节就会去坟上转一转,打扫一下。虞文华从当年15岁的少年,如今变成了古稀老人,这也成了他的生活。

为烈士寻亲成为心病

2003年,虞文华委托古仑乡联校的校长胡志明为黄镇求找亲人。“如果找到亲人,把他的尸骨移回去,也算落叶归根了,总在外面漂着也不是回事啊!”虽然多方打听,虞文华仍没有找到有关黄镇求和罗奇亲人的线索。随着年龄的增大,虞文华的身体也大不如前,但他始终放心不下后山上的抗日烈士墓,现在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帮助黄镇求还有罗齐找到他们的亲人,还希望帮助这2名抗日烈士重新修补墓,给他们立个像样的碑,更好地让英烈安息。

“我年纪再大些,就让儿子接着守下去,我们要担起这个责任。”去年,虞文华把看守墓地的任务交给了儿子,他自己一有空也会到墓地去。虞文华老人还告诉记者,儿子和孙子都已经答应了,百年之后,儿子和孙子将承担起为黄镇求、罗奇两位抗日烈士扫墓的责任。(记者 李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