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州日报1月9日报道 晴雨施工,永州冷水滩河东道路提质改造步伐铿锵有力;力赶进度,湘永路东延伸段工程战鼓响彻云霄。近段时期,永州市冷水滩中心城区河东道路提质改造进展如火如荼。
为完善城市道路功能,提升城市品位,创建国家交通模范城市,根据市委、市政府的安排,我市于2014年底启动了冷水滩中心城区河东翠竹路、梅湾路、湘永路东延线及育才路给水改造工程建设。届时,提质改造工程进行“美容”后,冷水滩中心城市将变得更美,更新,更靓。
昔日“欠债”太多,道路设施已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
记者了解到,为打造品质活力永州,在2014年初,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中心城区改造提质三年行动计划。该计划提出,要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主抓手,以建设品质活力城市为目标,以水、电、路、气等为重点,着力完善中心城区的市政基础设施,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,提升城市品质,塑造城市风貌。
而这次冷水滩河东施工改造的梅湾路、翠竹路、湘永路、育才路四条道路在建设初期实施的是雨污合流,相关管线并没有配套建设,尤其是育才路的给水管是整个河东的供水主管,原来设计的水泥管“跑冒滴漏”现象严重,已经不能满足供水和环保要求。
雨污合流制增加城市排水压力是道路提质改造的主要原因。据了解,翠竹路、梅湾路原有道路的排水是雨污合流,全部通过纳污干管排至污水处理厂,不但增加污水处理压力,造成资源浪费,还增加暴雨期间的城市排水压力,容易形成内涝,影响市民的出行和生命安全;其次,改造路段中,原给水管供水不足,口径偏小,原使用的材料产品需淘汰更新,原道路埋设的给水管大多是直径30厘米以下的混凝土管道,渗水、漏水严重,造成城区供水不足;第三,.原有路面是水泥混凝土路面,没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环保,防尘、降噪、增添行车舒适感及安全等。诸如此类原因,冷水滩河东迫切需要进行道路的提质改造。
职能部门尽职尽责,保质保量如期完成
由于四个项目处于城市建成区,管线多、沿线单位多,人流、车流量大,部分工程存在历史遗留问题,矛盾多、协调工作量大,加之市委、市政府对四路建设及育才路给水工程的重视和进度要求,已经开工的项目均采取“白加黑、五加二”的措施在施工,确保工程的质量、安全、进度、低耗和环保。
市城建投公司副总经理郭晓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城建投将坚持文明施工、科学安排及安全生产,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。即在施工现场中,设立了围档,坚持围档作业;严格控制噪音污染,施工现场进行噪音监测,在居民区作业时尽量避开休息时段;严格控制道路扬尘,洒水车驱尘与人力清扫相结合;注重安全生产上,设有安全施工标志、告示牌、安全生产牌、消防保卫牌等设施,并安排人员进行安全巡查等等。
在工程的质量监督上,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强化监督,在每个工地各安排一名质量监督工程师和一名安全监督工程师,每天深入工地进行质量安全跟踪,并及时消除质量安全隐患,对发现的比较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整改。
对于工程扰民的问题上,市住建局总工程师唐爱平表示,市住建局将大力督促业主、施工、监理单位优化施工组织和交通组织,确保以最快的速度、最优的质量、最便捷的交通出行来最大限度的减少扰民。“这次大规模的城市道路提质改造工程,给市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,住建局作为监管部门将切实履行职责,督促工程最迟在2月14日春节前全部完工,决不耽误市民春节出行。”唐爱平说,工程完成后,市民可畅爽出行,乐享城市之美。
改造后将提升市民幸福指数,市民理解支持
近日,记者在梅湾路、翠竹路段采访商铺老板及小区居民时发现,大多数市民对该项市政工程表示支持与理解。在育才路,70岁的李环生乐呵呵地对记者说:“城市设施落后的改造,市民了解情况后是双手赞成的,因为城市扩容提质了,我们老百姓将住得更舒坦,过得更舒心!” 在梅湾路开副食店的刘老板说:“市民对城市的改造建设是热切期盼的,虽然现在带来了诸多不便,生意也较为冷清,但是我们相信影响只是短暂的,我们永州以后将会变得更加美好。”
此次提质改造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,注重地下管网的配套。提质改造后,地下管网得到完善,排污和供水能力将大为提高。通过路面铺摊沥青混凝土和增加交通标志、标线,市民出行更加舒适、环保、健康、安全;通过改造给水管道,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更能得到保证,水质更加健康;通过增设雨水排水管,减少排放压力,暴雨期间,避免内涝,确保居民出行方便和人身安全。同时,对道路路面和临街立面将进行统一改造,进一步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城市美观度。
道路的提质改造,不仅完善了城市道路功能,还增加了城市的宜居和幸福感,注入了品质活力,使广大居民受益。(记者 匡皓)
(原文标题:为了城市更美更新更靓 冷水滩河东实施大规模道路提质改造工程,将于2月14日完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