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州日报1月14日报道 满眼的油茶、成片的蔬菜、清澈的甘泉、成排的电杆、纵横交错的公路、排灌顺畅的沟渠……举目远望,令人心旷神怡。1月11日,当记者再次走进新田县大坪塘镇草坪村,犹如打开一轴美丽的画卷,这片洋溢着活力和生机的热土,在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的全力帮扶下,向人们展示她今日美丽的嬗变。建整扶贫开启了草坪村民的小康梦。
谁也想不到,2年前的草坪村,还是一派“脏、乱、差”的景象;垃圾遍地,土路坑坑洼洼,土胚房、空心房等旧房危房散落在路旁,路边的旱厕臭气熏天……全村314户,1258人,人均耕地0.71亩,人均收入不足1800元,近70人长期吃低保。不少农田“十年九不收”。老百姓喝的是地表水,走的是泥巴路,灌溉没设施,产业没规模,村里没收入,用电没保障,建房没票子。该村被定为国家级贫困村。在追寻小康梦的征程中,由于先天的不足,加上观念的落后,草坪人裹足不前。
2013年3月,省国土资源厅把草坪村列为第六批建设扶贫点,筹集资金2500万元,开启了“幸福草坪”建设的大幕。
村支书雷晓才告诉记者:“环境的改善,也让村民的卫生意识普遍提升。如今,旱厕拆除了,基础设施建设好了,村里环境整个变了样,大家都养成了爱护卫生的好习惯。”自从村里被评选为十佳最美村庄后,村两委也在村里实行卫生评比活动,有几次被评为最差卫生户的户主还来支书家讨过说法,村民自己有了对比,村里的卫生大大改变了。
在村道旁是一片富硒蔬菜基地,一垄垄农田,一排排喷管让记者印象深刻。正遇一位大伯在田里干农活,记者走向前去与他交谈起来。“大伯,曾经这里处都是荒地,如今怎么弄得这么好了?”
“是呀,扶贫组帮我们平整了土地,变小丘为大丘,流转了400多亩土地,还帮忙安装了喷管呢。”说起变化,雷大伯一下打开了话匣子,“扶贫组还组织我们外出学习如何种植,采取了‘公司+基地+农户’的模式,不仅引入东升农场承担租金,还免费提供技术和种子,保底价收购,在家里就可以收租金还能到农场打工赚钱。没租的农田种烟、种菜每亩年收入达五千元,今年村民人平年收肯定超过四五千。”大伯乐呵呵的告诉记者。
草坪村的扶贫也带来了联动效应,以草坪村为中心、包括周边两个乡、六个贫困村在内的土地整治项目,对田、水、路等进行全面整治。连片改善两乡六村水利设施,新修电排2处、整修山塘和小型水库7个,新建和整修沟渠32条28公里。在两乡六村修建水泥路8条3.2公里、二级田间道28条14.3公里、整修村道400米,还争取了资金对地质滑坡进行了综合整治。短短两年间,以草坪村为主的几个村基本实现了出行便利、机械进田,基础设施大改善的新局面。
记者跟随雷支书沿着新修的环村公路,来到了坐落在山脚下的草坪村敬老院。雷支书介绍道,敬老院共有8套房间,总面积430平方米,每套房间建有卧室、客餐厅、阳台、厕所和小院,共有8位孤寡老人住在里面。敬老院前坪就专门留给五保老人平时种点蔬果。
此时,年过八旬的五保老人雷长保正在敬老院的前坪耕地。记者急忙上前跟他聊了起来:“长保大伯,现在住这里舒服吗?”他放下手中的锄头,乐呵呵地说:“舒服呢,共产党好啊,这里领导好啊!看我一个老人在危房住,就安排我来这了。这里什么都有,还给我们安装了电视呢!”
经过两年努力,在外打工的草坪人回到家乡都惊讶家乡的变化。如今,草坪村群众观念大转变,基础设施大提升,产业发展大提高,民本民生大改善,组织建设大加强,村容村貌大改观。(记者 郑贵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