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打开
长沙羽毛球手工修拍匠工作20年 每天做4单活
2015-01-13 09:21:29
  
杨洁

因技术精湛,全国各地的球友都把球拍快递给赵国强维修。长沙晚报记者 陈飞 实习生 余劭劼 摄影报道

长沙新闻网1月13日讯(记者胡媛媛 实习生何旖旎)“赵师傅,接羽毛球拍咯!”每每听到门外快递小哥的吆喝,51岁的赵国强赶紧打开家门。作为湖南长沙少有的手工修拍匠,赵国强家里每天敲门最多的便是快递员,送来的包裹无一例外都是待维修的羽毛球拍。

“一幅框子一根杆,丝丝线线连成网”,看似简单的羽毛球拍,却让赵国强琢磨了20年——当破旧球拍在手中恢复原貌,在赵国强眼里都是一次手艺的琢磨,他也总有一种由衷的喜悦感。

破拍在其手中能恢复原貌

赵国强的修拍工作室就设在蒋家垅的家中,走入其中,最先看到的便是林林总总、细致排布的上百种工具,镊子、钻子、抛光机、打孔机……让你很难想象,一个球拍原来需要这么多工序修复后才能再派上用场。

慕名来找赵国强维修的,大多是框和杆出现破损、断裂的球拍。对着光线将球框上的裂缝仔细“诊断”一番后,老赵会根据判断结果涂上自制的粘合剂,“拿捏好粘合剂的量最重要,涂少了粘连效果不好,涂多了会溢出裂缝,影响框架美观。”在裂缝愈合后,抛光机、打磨机便派上了用场,一番修饰,球拍不仔细看很难发现缝隙,再涂上漆,拍子便彻底恢复了原貌。

作为一名手工修拍匠,老赵最得意的,便是拍子修好后,能恢复张力的同时还能保持拍框平衡度。“能做到后一点的可不多。”赵国强边说边拿出一个刚修好的球拍,放在手指上,拍框不偏不倚地与水平的桌面保持了平衡。

为创新技艺常琢磨到半夜

20年前,赵国强还在一家工厂和精密仪器打交道,爱好羽毛球的他经常遭遇球拍破,“那时收入普遍偏低,球拍出现裂缝就弃之换新,还是舍不得。”于是,老赵开始琢磨起自己维修,为了了解透彻拍子的使用原理,他曾跑到球拍厂现场请教。

“维修球拍不仅要让它恢复原貌,还要不增加重量,这样运拍者才能挥洒自如。”赵国强感慨道,光粘合剂一项,自己试验过的化工用品少说也有上百种,有时半夜想到一种物品就再也睡不着,干脆翻身下床,拿出球拍捣鼓起来。

和许多老手艺人不同,赵国强不固守于传统,而是不断琢磨创新。“10多年前维修球框,我们会在框内加一个玻璃纤维棒或钢条,外部则用胶状物粘合,这样球拍重量就增加了,现在我用的粘合剂,是用涂在航空器上的物质调和而成,这样玻璃纤维棒和钢条就省掉了。”说起“赵氏创新”,老师傅很有几分得意。

维修的球拍来自全国各地

精湛手艺加上创新技艺,让赵国强在湖南甚至全国的羽毛球玩家圈里都小有名气,因此出现了一个有趣现象:在老赵的工作室,你看不到顾客如织,可包裹却是一个接一个,请其维修的多是售价四五百元以上的室内专业球拍。“长沙周边城市的自不用说,有的还是从西安、宝鸡寄来。”赵国强打趣道,连快递小哥都和自己成了熟人。

虽然等待维修的球拍不少,但老赵仍坚守自己的原则:每天修拍不超过4个。“这是我多年来定下的规矩,做手艺就是要精益求精。”赵国强说,不管技艺如何创新,“慢工出细活”永远不能丢。

如今赵国强已年过半百,可他却早打算好,只要拿得动工具就会一直干下去。但作为长沙少有的手工修拍匠,他也期望有一个静心细心的年轻人能传承技艺,“修拍虽然简单而平淡,但坚守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。”